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复习提纲(第四章)

 二维码 189

第四章 绩效管理


绩效管理的总流程可包括五个阶段,即准备阶段、实施阶段、考评阶段、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。


第一单元


一、明确绩效管理的参与者


绩效管理的参与者主要涉及以下五类人员:


1、考评者;2、被考评者本人;3、被考评者的同事;4、被考评者的下级;5、企业外部人员。


二、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


应当充分考虑以下三个重要的因素:(1)管理成本;(2)工作实用性;(3)工作适用性。


在设计考评方法时可依据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:


1、其成果产出可以有效进行测量的工作,采用结果导向的考评方法;


2、考评者有机会有时间观察下属的需要考评的行为时,采用行为导向的考评方法;


3、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,应采用两类或其


中某类考评方法;


4、上述两类情况都不存在,可以考虑采用品质特征导向的考评方法。


三、确定各类人员绩效考评要素(指标)和标准体系


四、相关知识


(一)绩效考评的类型


1、上级考评;2、同级考评;3、下级考评;4、自我考评;5、外人考评。


绩效评估的标准是分析评价员工的尺度,一般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。


(二)绩效考评的效标


绩效考评的效标包括以下三类:1、特征性效标;2、行为性效标;3、结果性效标。


第二单元


一、提高绩效考评的准确性(应理解性掌握)


考评的偏差主要来自以下一些原因,如:(1)考评标准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;(2)考评者不能坚持原则,


随心所欲,亲者宽,疏者严;(3)观察不全面,记忆力不好;(4)行政程序不合理、不完善;(5)政治性考虑;


(6)信息不对称,资料数据不准确,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等等。


通常在绩效评估中,误差控制的方法有确定恰当考评标准、选样正确的考评方法、选择适当考评时间、对考评者进行相关培训。


为了实现绩效考核“定量准确的原则”,评分应尽可能采用等距量表。


相关知识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,绩效诊断的主要内容是:


1、对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; 2、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;


3、对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诊断;4、对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;


5、对被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; 6.对企业组织的诊断。


相关知识


(一)贯彻绩效管理制度的策略


具体办法是:1、获得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;


2、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;


3、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。


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应该具备:清晰的目的、有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同、具灵活性、可预测性、绩效评估


对话等条件。


(二)绩效面谈的种类


按照具体内容区分,可以有:


1、绩效计划面谈;2、绩效指导面谈;3、绩效考评面谈;4、绩效总结面谈。


第一单元(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)


一、排列法


二、选择排列法


三、成对比较法


四、强制分布法


第二单元(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)


一、关键事件法(该方法不宜单独使用,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。如: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等)


二、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


三、行为观察法


四、加权选择量表法


第三单元(结果导向型评价方法)


一、目标管理法


即由管理者与每个员工一起确定特定的可检测的目标,并定期检查,对这些目标


完成情况的绩效评估方


法。


从目标管理看,被评估的对象应该是该员工完成工作的程度,而不是仅仅把他与其他员工相比较。


二、绩效标准法


三、直接指标法


四、成绩记录法


(补充内容: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)


一、绩效管理的作用(P.350


1、人员培训与开发;2、劳动工资与报酬; 3、员工的岗位调配;


4、员工提升与晋级;5、人力资


源管理的专题研究;6、基础管理的健全与完善。


二、绩效管理的功能(P.352-353


(一)对企业的功能


1、诊断功能;2、监测功能;3、导向功能;4、竞争功能;5、规范功能。


()对员工的功能


1、激励功能;2、发展功能;3、控制功能;4、沟通功能。


三、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(P.362


1、针对性原则;2、科学性原则;3、明确性原则。


四、绩效面谈的方式(P.369-370


1、单向劝导式;2、双向劝导式;3、解决问题式;4、综合式。


——在采用单向劝导式方法论时,如果运用不当,会引起员工的自我防卫反应,影响上司与员工的关系,


使员工不会主动做出绩效的改进。


五、改进工作绩效的激励策略(P.372


为了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,应当体现以下原则:


1、及时性原则;2、同一性原则;3、预告性原则;4、开发性原则。


绩效的改进计划大致包括:制定个人发展计划、处理好员工的绩效问题和运


用强化的方法。


沟通与识别问 因此,当员工出现绩效问题时,正确的处理问题程序是:1


题;2、采取帮助措施;3、采取处罚措施。


六、绩效考评中可能出现的偏误(P.377-378


1、分布误差(3种:宽厚(松)误差、苛严误差、趋中误差);


2、晕轮误差;


3、个人偏见;


4、优先和近期效应;


5、自我中心效应(2种:对比偏差、相似偏差);


6、后继效应(亦称记录效应);


7、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。


为了实现绩效考核“定量准确的原则”,评分工具应尽可能采用等距量表。


为了保证评估质量,应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,使他们掌握评估原则,熟悉评


估标准,掌握评估方法,克服常见偏见。



人力.png
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时间不断变化与调整,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相关资讯及考试信息均为各大网站整合资料。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,如有文章侵权,请致电(0351)2599353.
距离2022年
考试还有
报名、考试、查分时间免费短信提醒
手机
*
课程
*
立即预约
热点推荐

热点推荐

副标题

注册免费领取资料
注册免费领取
姓名
*
电话
*
课程项目
备注
*
提交
华途优学®教育 课程咨询热线
022-58514747
天津总部: 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港韵新苑小区配建1号楼301室-21
山西总部: 山西省太原市综合改革示范基地唐槐园区4号楼8层
     微信公众号
 版权所有: 华图优学教育集团
友情链接: